論小說《斷魂槍》里沙子龍的人物形象
時間:2020-04-28 09:10:26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摘要:小說《斷魂槍》里的沙子龍,是老舍先生著力刻畫的一個人物形象。他是一個后繼無人而孤傲執著的武者,也是一個被時代拋卻而落寞悲涼的英雄,更是一個為生命尊嚴而堅守自我的鏢師。在他的身上,寄托著老舍先生面對時代變遷時對中國傳統文化出路的思考。
關鍵詞:沙子龍;
鏢師;
斷魂槍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09-01
《斷魂槍》是老舍先生于1935年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故事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舊中國在西方列強的脅迫下逐漸邁向近代社會為背景,講述了在時代變遷中主人公沙子龍的人生遭際,展現了社會歷史進程中小人物的悲涼命運,更有著老舍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出路的思考。在小說里,老舍先生為了達到這層目的,給沙子龍這一人物塑造了多重身份,他既是一個武者、英雄,也是一位鏢師。下面,筆者試從這三層身份分別展開論述。
一、一個后繼無人而孤傲執著的武者
沙子龍是個武者。他走鏢行江湖,得需一身武藝。而“五虎斷魂槍”便是他的法寶,這套槍曾給他創出“神槍沙子龍”的名號。但在時代狂風的吹刮下,這套槍也在沙子龍一聲聲的“不傳”里漸漸“絕跡”。沙子龍一聲聲“不傳”,既有被時代淘汰的悲嘆,也有后繼無人的隱憂。中國的國術,是在代代相傳中才能增光顯輝的。沙子龍也很清醒,他并沒有自甘消沉,手下還帶著一大伙徒弟,雖然他自己并不承認。但對待武藝的傳承,他卻顯得孤傲、執著。
徒弟們“為打架或獻技去討教一個招數,或是請給說個‘對子——什么空手奪刀,或虎頭鉤進槍——沙老師有時說句笑話,馬虎過去:‘教什么?拿開水澆吧!”(《斷魂槍》,下同)沙子龍在深藏不露、孤傲執著中似乎已看透這些“徒弟們”的心眼:或為打架,或為賣藝,或為走會,或為賺錢,這些都不是他心中所想。曾經的“神槍沙子龍”也不是為這而練就的。就連他的大伙計王三勝也是這樣的人,有著較好的練武底子,也耍得幾手好刀,但在他身上更多的是魯莽粗俗與爭強好勝,以及某些江湖藝人的弱點。因而王三勝只能算是一介武夫。自然,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五虎斷魂槍”的未來。
即使是武林名家孫老者,也讓沙子龍看不到希望。孫老者練就了一套查拳,連沙子龍都對他有幾分賞識與敬重。但對于時代的狂風,孫老者并不理會。他積極奔走江湖,尋找武林絕技。在土地廟偶遇王三勝,切磋武藝時,表現出沉穩與冷靜,而且有武德。但“‘教給我那趟槍!孫老者抱了抱拳。沙子龍下了臺階,也抱著拳:‘孫老者,說真的吧;
那條槍和那套槍都跟我入棺材,一齊入棺材!‘不傳?‘不傳!”這番對話里,既有沙子龍對孫老者行走江湖學藝的敬意,也有對現實清醒認識的無奈。在沙子龍看來,孫老者雖有著傳承武藝精魂的底子,也癡迷著他愛的武藝,但對時代風云的變幻卻很漠然??梢哉f,孫老者并沒有思考過在時代變遷中如何找到國術的出路,只是癡迷于其中的武藝而不能自拔。所以沙子龍內心的孤傲與執著,源于對現實的無奈,對那條槍的留戀,也有對曾經那套槍法所代表精神的堅守與執著。自然,像王三勝與孫老者這樣的傳人,是不能滿足沙子龍內心對那套槍法精神的傳承。因而在他身后,是后繼無人了。
二、一個被時代拋卻而落寞悲涼的英雄
沙子龍是個英雄。沙子龍練就了一套“五虎斷魂槍”,“二十年的功夫,在西北一帶,給他創出來:‘神槍沙子龍五個字,沒遇見過敵手”。他的那套槍法,正如“斷魂”二字,是令敵手聞風喪膽的。但這個曾經威風,“短瘦、利落、硬棒,兩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的英雄,“現在,他身上放了肉,鏢局改了客?!??!霸诎滋?,他不大談武藝與往事”,因為“這是走鏢已沒有飯吃,而國術還沒被革命者與教育家提倡起來的時候”??梢哉f,“他的世界已被狂風吹了走”。
這陣“狂風”即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芭诼晧合氯ヱR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門外立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他們的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龍旗的中國不再神秘,有了火車呀,穿墳過墓破壞著風水?!薄敖裉焓腔疖?、快槍,通商與恐怖?!彼浴皸椉t色多穗的鏢旗,綠鯊皮鞘的鋼刀,響著串鈴的口馬,江湖上的智慧與黑話,義氣與聲名,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沙子龍內心的落寞與悲涼,正是來自于這個“新”時代對他狠狠的拋卻?!艾F在,這條槍與這套槍不會再替他增光顯勝了;
只是摸摸這涼、滑、硬而發顫的桿子,使他心中少難過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間獨自拿起槍來,才能相信自己還是‘神槍沙?!币蚨匙育埵且粋€被時代拋卻而落寞悲涼的英雄。
三、一個為生命尊嚴而堅守自我的鏢師
沙子龍是位鏢師??梢哉f,這個身份是他最認同的。因為走鏢是他的事業,也是他“五虎斷魂槍”的用武之地,更是代表他曾經光輝、威風的精神象征。但在時代大變遷中,沙子龍被時代拋卻。他不得不改走鏢為開客棧。武藝也不大談。徒弟們討教招數,也不理會。武林名家登門學藝,也客氣回絕。他口中說的是一聲聲的“不傳”,內心回蕩的是曾經的江湖??梢哉f,作為鏢師、江湖中人的沙子龍,那套槍,那般武藝,就是他生命尊嚴的象征。而在時代的推進中,傳統武藝漸漸“失效”無用了,自然也就意味著所指向的那種尊嚴也慢慢喪失。沙子龍對現實有著清醒的認識,這現實里既有時代的狂風,也有后繼無人的隱憂,所以他試著借這一聲聲“不傳”來為自己留一點尊嚴,不因他人把那套槍所代表的精神給糟蹋。
同時他的做法,也有很深的傳統文化精神,即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犧牲精神的崇尚。固然這種精神崇尚里有著深深的悲涼,如同小說里所說“夜靜人稀,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
而后,拄著槍,望著天上的群星,想起當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風。嘆一口氣,用手指慢慢摸著涼滑的槍身,又微微一笑,‘不傳!‘不傳!”這“涼滑”的槍身,既有內心的蒼涼,也有屬于他的那個時代在手中偷偷滑走。但即便如此,即使那套槍“絕后”,他也要為生命尊嚴而堅守自我。
總的來說,小說《斷魂槍》里的沙子龍,不僅僅是個武者、英雄、鏢師,他的行為、他的悲涼、他的命運、他的思考,寄托著老舍先生面對時代變遷時對中國傳統文化出路的深深思考。
參考文獻:
[1]老舍著.斷魂槍.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簡介:劉賢忠(1987.10-),男,江西南康,碩士,南昌工學院民族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古籍整理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