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視角審視幼兒園課程優秀范文
時間:2023-01-13 09:22:51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從三個視角審視幼兒園課程優秀范文
學前教育專業選擇了“課程論”,而不是“教學論”,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的,也是由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決定的。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有其自身的地位,幼兒園課程的設置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講是必要的。要系統推進學前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幼兒園課程,以培養能夠勝任未來課程建設的教師。
學前教育選擇了課程論,而不是教學論,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的,也是由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決定的。要把握學前課程的特質,要注重生活和游戲,真正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出發,構建和實施真正能讓幼兒主動活動、面對挑戰、充實經驗的幼兒園課程。
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教師的素養是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要強化幼兒園教師的課程意識和系統思維,要注重幼兒發展的全局,系統地計劃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和資源,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適宜和有效的支持。
第一個視角:從專業的角度看幼兒園課程
從專業課程發展的角度,“課程”這門課程在整個學前教育專業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了確認。
學前教育專業最初的基本課程框架是“三學六法”,即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學前教育學,和體育、語言、數學(計算)、美術、音樂與科學(自然)。在這個體系里,課程意識還沒有得到充分地顯現?,F在,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分化為學前教育原理、課程論、游戲論等,過去的“六法”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課程目前實際上是領域課程,單獨開設的課程論一方面可以講授一些課程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則對這些領域教育進行整合和滲透,在更高層面上審視領域課程。這樣“幼兒園課程”成了一門比較綜合的上位課程。
“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其設置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講是必要的。幼兒園沒有統一的課程,教師需要掌握有效地組織學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目前,經過師范院校系統學習的教師,關于課程的相關知識不斷得到拓展,課程設計和課程改進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我認為,要系統推進學前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幼兒園課程”,以培養能夠勝任未來課程建設的教師。
第二個視角:從幼兒的角度看幼兒園課程
學前教育專業選擇了“課程論”,而不是“教學論”,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的,也是由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決定的。
學前教育的教學不是傳授學科知識,而是關注每個領域的核心經驗,引導幼兒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中形成包含認知、情感、態度和能力的經驗體系。幼兒學習的核心是與現實環境的相互作用。受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制約,幼兒園教育不是以現成的、穩定的、符號化的知識體系為基礎,而是以幼兒的發展規律為前提,以幼兒跟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為基礎,以幼兒獲得新經驗為追求。教師應重點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環境,觀察分析幼兒的行為表現,支持并促進幼兒投入活動,以獲得經驗。
幼兒園課程是以經驗為基礎的,是幼兒獲得有益經驗的過程,因此,幼兒園課程是動態的,是生活化的,是游戲化的。
幼兒園課程最核心的特征有三個。一是生活化。幼兒園課程跟幼兒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幼兒在生活中有很多獲得新經驗的機會。但是,生活并不等于課程,這兩者是不能畫等號的。二是游戲化。幼兒園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新經驗。幼兒園課程應充滿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精神。游戲是兒童的權利,也是課程設施的重要方式,跟課程緊密相連,但兩者有不同的內涵。三是過程性。幼兒園課程以經驗的獲得為目標,這就決定了課程是由情景性、過程性、多樣化的活動構成。環境和材料是幼兒園課程的現實基礎,是幼兒獲得新經驗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要把握學前課程的特質,注重生活和游戲,真正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出發,構建和實施真正能讓幼兒主動活動、面對挑戰、充實經驗的幼兒園課程。
第三個視角:從實踐的角度看幼兒園課程
學前教育有兩次課程改革,意義深遠。第一次課程改革是“五四”運動前后發生的,以陳鶴琴、張雪門等學前教育先驅為代表。另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我國學前教育又興起了課程改革的熱潮。這次改革的核心,是在充分吸收世界學前教育先進理論的基礎上,反思我們的教育觀念和實踐。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的狀況,注重發展意識、目標意識、活動意識和經驗意識;注重幼兒發展的規律,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具有主動活動的機會和條件;注重游戲和生活,在游戲和生活中學習;注重多樣化的活動,注重個體差異。
這場改革所形成的思想和實踐成果,為進一步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神奠定了良好基礎,為提升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另外,要充分認識法規在其中的作用?!兑幊獭匪珜У幕窘逃齼r值觀和基本原則,直到今天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此后的《綱要》《指南》等文件是《規程》精神的深化和具體化。這些學前教育法規自成體系,它們的貫徹落實,是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不斷走向高質量的關鍵。
要充分認識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教師素養是根本保證。要強化教師的發展意識和目標意識,避免教育實踐中僅提供過度重復、缺乏挑戰、機械刻板的環境和材料;要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規劃意識,真正體現教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與幼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有機統一。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提供能引發幼兒積極主動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以及具有豐富可能性的環境和資源體系。這是課程的現實基礎。
我認為,要強化幼兒園教師的課程意識和系統思維,要注重幼兒發展的全局,系統地計劃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和資源,觀察和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適宜和有效的支持,這才是教師應該發揮的最核心的作用。